返回

五胡屠夫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22章 玄学清谈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也成了玄学的形象代名词。

    王衍是西晋时期的清谈领袖,他精通玄理,不论事务,专谈老庄,身着宽服,手抚麈尾,风度翩翩,时人见之,尽皆仰慕,称他为“一世龙门”,众人竞相效仿。

    于是,鹤氅敞衣、手持麈尾又成为了玄学大家们的又一形象代表。

    玄学之盛,风行天下,浩荡神州。

    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,许多官员不学四书五经,专研老庄玄理;不谈国家政治,只论有无本末;不干实事,只管清谈。

    世人也以清谈为荣,以务实为耻。

    手持麈尾,聚会清谈、赤身**、醉死人生的那是大雅之人。

    领军打仗、管理朝政、务求实事、耕田种地的那是庸俗之人。

    当时,时任尚书左仆射、侍中裴頠看到“贵无论”风气盛行,便撰写《崇有论》加以反驳。

    他说:宣扬空无之论,以浮华游荡为清高,以做实际事务为卑贱;做文章只要说虚无,就认为是玄妙;当官不务事务,就认为是高雅;讲吃穿不讲廉洁,就认为是旷达。

    由此导致空虚的风气盛行,务实的风气衰弱。

    可是《崇有论》一出,立即遭到以王衍为首等玄学之人的攻击,他们认为“贵无论”讲究解放人性,豁达人生,崇尚自然,与万物和谐相处,这才是宇宙之大道。

    后来到了东晋之时,玄学清谈风气更加盛行,王导、谢安等一众达官贵人每日聚众清谈。

    一人发言,常常洋洋洒洒数万字,耗时数个小时。

    一次清谈,少则一日,多则数日,众人围坐,彻夜不眠。

    如此的社会风气、如此的朝廷、如此的官员,难怪会有永嘉之乱、衣冠南渡之事发生。


第222章 玄学清谈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